溫室大棚種植——蔬果的誤區詳解
近年來隨著溫室大棚種植方式高速推廣及發展,在長期的大棚生產過程中,我們發現在各個方麵也存在不同問題,有些是自然因素,有些是人為因素,所以為了科學地引導和幫助人們正確生產,現總結幾個誤區幫大家逐一解決。
一 留苗多產量高
很多菜農在留苗時都想多留幾株,栽密些,認為苗多就能高產,其實,由於冬季氣溫低,植物互相遮陰,光照強度弱,植物的生理活動減弱,光合作用差,反而達不到想到的效果。
預防措施:
1、越冬茬蔬菜要根據不同的品種,采用合理密度栽植為好。2、為了充分利用溫室大棚空間,可采取前期密植、中期疏株、後期疏枝的管理辦法,以葉枝不擁擠適度為易。
二 株蔓旺長勢好
多數人普遍認為株蔓旺才是好莊稼。其實水多葉旺根必淺,營養生長過旺,必然影響生殖生長,導致產量反而降低。
預防措施:
1、在幼苗期掌握弱株深根的原則,控水控株促根深,使地下部吸收光合產物量占60%左右;在蔬菜生長中、後期,地下和地上部吸收光合產物要各占50%。2、在蔬菜生長前期營養生長消耗營養量占60%,生殖生長占40%;中期各占50%;後期生殖生長占60%-70%,營養生長隻占30%-40%,保證前期有一定的同化葉麵積,後期控蔓促果,提高產量和品質。
很多菜農在蔬菜生長中後期,隔2-3天噴1次藥,認為藥噴得勤就可防止病害蔓延。其實由於多年使用化肥和重茬耕作,土傳病蟲害相當嚴重,就是打藥也控製不了病蟲危害。相反可能會破壞大棚生態平衡。
預防措施:
1、將病認準,對症噴藥,最好是選含銅、鋅的藥劑,既能殺菌,又能增強植株抵抗病菌入侵能力,還能促進作物生長。
2、對土傳病菌引起的死秧,應在苗期注重噴藥預防,如果忽視病源,苗期染病,後期發作,病菌已侵入植物體內,噴藥勤效果也不好。
3、降低棚內的相對濕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害的發生。4、采用無土栽培技術,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土傳病蟲害的問題。
四 茬次多收入高
很多菜農認為,花好多錢建造溫室,就不能讓地閑著,所以副茬跟主茬,主茬套副茬,栽植茬次多,結果往往是產量低,產品品質低,效益更低。
預防措施:
1、越冬一大茬,一年種一茬為好,春秋茬以一年兩作為宜。茄子、辣椒、番茄和黃瓜老株再生可續收一茬,價格低時就拔秧晾地。2、每年在夏季留一段時間深翻雨淋壓鹽,暴曬殺菌,悶棚滅蟲,熟化土壤。
五 無土栽培成本高
普通大棚種植瓜菜隻能掙回工資和微薄利潤,而高效無土栽培雖然增加了培養槽、供水管、基質、生態液、有機營養液的費用,但減少了農藥、化肥生產投入,成本反而要低得多,同時減輕了勞動強度,節省了大量用工費用。
溫馨提示
此篇文章僅供參考,請各位種植朋友們根據所在地區環境,結合當地土壤和氣候等條件,選擇科學種植及管理方法。
下一條:雲南鋼架大棚蔬菜出現薊馬怎麼辦